江蘇鑫瑞德智慧產業有限公司
兩會新銳詞語——“智慧城市”
作為全年經濟發展的風向標,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城鎮化、新能源、物聯網、大健康、農業現代化等等領域做了重點規劃,這里面究竟蘊含了多少商業機會?經觀就為您從中梳理出最有發展前景的“七大能賺錢行業”,其中,新銳詞語“智慧城市”首次出現在政府報告中,并且排眾多行業首位,迅速進入公眾的視野。
1、智慧城市大動工
市場亮點:4萬億
新詞新說:嚴格來說,“智慧城市”不算是新概念,但出現在政府報告中,還是第一次。早在2010年,IBM就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愿景。近年來,隨著我國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智慧城市”的理念也進入中國,不少城市已經開始了相關建設。所謂“智慧城市”,簡單的就是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高大上”的前沿技術,實現對城市各種資源,設施的智能化管理,從而為居民提供更環保、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
機會:智能交通、數字化醫療、智能政務、水資源管理、安全監管、智能樓宇和園區等等,這些都是發展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領域。建設智慧城市離不開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高新技術,我國在這一領域方興未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且,物聯網等技術的運用目前還不夠成熟,國際上也沒有統一的標準,相關的通信協議和技術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將倒逼我國在這一方面加大投入,激發有志之士創業創新的熱情。全國人大代表,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智慧城市的戰略機遇,意味著要用互聯網思維來推動城市轉型發展,借助現代技術發展,實現更加精準化、更加高效化的管理模式。
背景:今年政府報告中指出,將提升城鎮規劃建設水平,發展智慧城市。根據住建部公布的數據,2013年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總數已達193個,80%以上的二級城市明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目標。在政府的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強調“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眾產品、公眾服務雙引擎”。建設智慧城市正好契合了這一舉措。中國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稱未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規模估計有4萬億元人民幣。
挑戰: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和城市轉型發展的深度融合的產物,智慧城市的挑戰在于要跨部門、跨領域、跨系統之間的整合和交互。同時需要大量投資,而融資仍是智慧城市推進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2、物聯網高速發展
市場亮點:全球經濟獲益1.9萬億美元
機會: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2020年物聯網設備數量將激增至260億,如果算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一數字將增長至330億。物聯網市場蘊藏著巨大商機:Gartner預測,物聯網將使全球經濟增長1.9萬億美元——即企業通過銷售和使用物聯網技術獲得的收益。Gartner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公司的直接營收將達到309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來自服務。
背景:今年政府將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光纖網絡,大幅提升寬帶網絡速率,發展物流快遞。物聯網包括,連接所有物體的網路基礎建設,包括LED照明、智慧電網、以IPSTB或IPTV為主體的三網融合的應用終端,以及通過整合型的系統平臺形成的包括硬件設備和服務在內的應用。
挑戰:發展物聯網的挑戰來自技術、標準、市場和商業模式等多方面。首先,目前的數據中心架構還沒有能力處理那些將被產生、且需要處理的異質性巨量數據;其次可穿戴設備需要具備更高的通訊功能,才能打破與手機之間的連結并直接與云端聯機;甚至需要配備GPS功能。此外,創新的應用仍有待挖掘,這主要來自睿智的創業家,以及愿意承擔風險、嘗試新業務與新創新模式的少數產業領導者。
3、大健康產業全面推進
市場亮點:健康消費品、養老機構將直接受益
機會: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到來,養老市場爭奪戰全面打響。健康消費品、消費類醫療器械和提供養老服務的醫療機構等養老健康細分行業都將是直接受益者。健康服務產業的概念正是在老齡化的背景下被提出,隨著醫改的深化,一個集醫療、養老、保健等在內的多元化綜合醫藥大健康產業正在形成。
背景:目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為2.12億,到2050年將達到4.8億,老齡化水平為15.5%,2050將增加到43%以上,進程為世界最快之一。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大健康產業剛剛起步,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不足1000億元,供需矛盾突出。如何提供符合老齡消費發展趨勢、滿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產品或服務,是相關企業拓展大健康板塊、尋找新增長點亟待思考的問題。
挑戰:我國的養老產業目前仍處于初始發展階段,政府沒有統一的頂層設計和整體發展的規劃布局,對養老、保健等其他支撐產業也還沒有進行梳理和規劃。延伸到整個大健康產業也是如此,大健康作為一個經濟學概念,在我國尚未形成。
4、清潔能源再加碼
市場亮點:1萬億美元
機會:2015年將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重點包括清潔能源、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項目。全國人大代表,陽光凱迪集團董事長陳義龍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中國生物質能源已經具備量產條件,可擔當改善霧霾的重任。
背景:目前,我國空氣污染的嚴峻現實將加快清潔能源對煤炭等傳統高污染能源的替換,相關領域主要有核電、風電、太陽能、天然氣、生物質等。例如在生物質能源方面,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秸稈廢棄物等原料資源豐富。數據顯示,農作物秸稈尚有60%可用于能源用途,約合2.1億噸標煤,有約40%的森林開采剩余物未加工利用。
挑戰:高新技術和標準體系的缺少是阻礙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最大瓶頸。目前風電產業化剛剛起步,大型風電廠并網技術存在缺陷,核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相關標準政策措施亟待完善。仍以生物質燃油產業為例,因為不符合國家現有傳統油的標準,所以現階段還不能上市銷售,因此未來清潔能源亟需建立自身的標準體系和銷售渠道。
5、高鐵“走出去”
市場亮點:突破4000億
機會:2015年鐵路投資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新投產里程8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鐵份額有望突破4000億元。
背景:“一帶一路”戰略大力推動中國高鐵“走出去”,以拓展國外高速鐵路建設市場為重點。目前,我國至少與20個國家進行了高鐵合作或者洽談,在絲綢之路區域內擬建或在建的高鐵項目共有9個,此外還有22個跨境鐵路、普通鐵路和地鐵項目擬建或在建。
挑戰:我國雖然已擁有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的高速鐵路系統,但與德國、法國、日本等高鐵強國相比,我國高鐵在技術上和標準上還有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的空間。在走出國門后,更要融入當地、進行本土化發展,適應當地的文化、法律,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才能將進入國際市場的阻力降到最低。此外,我國高鐵“走出去”剛剛起步,成功案例主要在國內,中國的標準并沒有被國際市場廣泛接受,因此中國高鐵要進入國際市場必須首先與國際標準融合。
6、打造農業新模式
市場亮點:誕生千億市值的農資服務巨頭
機會:農業信息化的商機體現在農業精準化生產和農業電子商務上。現代農業將利用計算機、遙感、GIS、通信、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構成整個農業產業鏈的全新商業模式。未來,農資服務商大數據分析能力將直接用于指導生產與服務,農資電商將逐漸替代傳統農資銷售體系,農產品[2.54% 資金 研報]電商也將替代原有渠道,形成新型的農產品交易體系。未來在擁有萬億市場的大農資領域,有望誕生千億市值以上的農資服務巨頭。
背景:改革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今年政府報告中提出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牧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村網絡普及率僅20%有余,市場空間還很廣闊。同時,國內大型電商對農村市場的介入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農村信息化的普及,比如阿里發布“千里萬村”計劃,以線下服務站為核心解決農村電商發展各個環節的阻礙,以及京東發布“星火試點”計劃,借助自有物流體系的優勢實現農村與城市商品的雙向流動。
挑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信息化基礎薄弱,創新能力不足,未來還需加快農村信息進村入戶和信息資源共享,促進農業信息資源創新應用、推進農業物聯網試驗示范工程、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7、 大娛樂時代
市場亮點:大型千億傳媒集團現雛形
機會:大娛樂時代將使兩類大型集團化公司成為2015的發展焦點,一是以內容+平臺+終端的聚合傳媒集團,一是影視與游戲互融的泛娛樂化概念集團。未來幾年內,傳媒公司之間的并購、或是互聯網企業進入文化傳媒產業都將處于高潮期,屆時有望出現三、五家大型千億傳媒集團。
江蘇鑫瑞德系統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富春江東街69號新城科技園方中大廈13F
咨詢熱線:
4000255556
售后服務:
025-66675966